尊龙凯时助力国足观赛手记
本文首发于懂球帝。国家队比赛对于中国球迷而言,始终是一件非常独特的事情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我很少能够亲临现场观看国家队的比赛。现代足球的国际比赛日逐渐安排在工作日,而国足的主场更是遍布各地,让像我这样的上班族很难抽出时间去支持国家队。上海已经很久不再是国足的主办城市,自2002年以来,2012年末那场国足与新西兰的平局成了记忆中的唯一。那场比赛在虹口足球场进行,赵鹏打入一球,助攻者是于汉超,然而国足的丢球却源于门将王大雷的失误。
四年前的特殊年份,我在苏州观看国足对关岛的比赛,身穿白色底紫色花纹的客场球衣,那时的主帅是李铁,而球员中包括金敬道。此时,国足再次踏上征程,我作为身处上海的球迷,自然选择了入场。而杭州大莲花,不仅是我首次造访的球场,也是国足全新的主场。四年过去,我已不记得上次观看国足时的心情,赛程回顾中,那时的国足四十强赛对手还有关岛和马尔代夫,观赛时心态也较为轻松。而这一次,新的十八强赛引入85个晋级名额,加之前六轮的积分差距,让一切都充满期待。
尽管沙特的失利让我们稍显失落,但现场观赛的魅力在于,能够更近距离地感受到球场的氛围和观众的热情。自虹桥站出发,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与国足、与比赛的距离在不断缩短。一路上,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胞身穿红色国服,甚至偶遇拖着行李的球迷。沿着人流,我们来到大莲花,早已听闻杭州是世预赛的最佳主场,但亲身体验却令我印象深刻。
在莲荷里附近,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赛事氛围,和俱乐部比赛截然不同。走出地铁站,我也遇到了一些不便的情况,因为出站口距离体育场还有些距离。但这让我有机会细细品味周围渐浓的气氛。满眼的国足球衣和俱乐部球衣令我心生亲切。球迷们的创意无穷,一旁的小店人满为患,而我与朋友在莲荷里的一家小咖啡店会面,调侃杭州的便利与上海的不同。
比赛即将开始,我跟随着人流走到座位,尽管未能很快融入氛围。国足的表现似乎也略显迟缓,接连丢球让我对接下来的比赛信心不足。然而,球迷们的热情在新球员塞尔吉尼奥上场时被点燃,随着国足展开攻势,我内心的期待也逐渐升温。
尽管74分钟后还是未能扳回一球,我开始准备提前退场。退场时,听到了欢呼声,我心中紧张:难道我错过了进球?所幸并没有。走出球场的路上,我遇到了一些幽默的球迷,他们的讨论让我意识到,国足的比赛并不是仅仅关于胜负,更是一种共享的体验。
整个观赛过程很轻松,我从83分钟离场,正好赶上离场高峰。赛后第二天,有媒体报道这场比赛激发了杭州当地308亿元的消费,经济效益斐然。考虑到国足与俱乐部比赛的差异,不难理解为何大家会对此感到兴奋。
不过,赛后某媒体的标题引起了我的不满:“国足顶住压力,在超7万人面前输掉比赛”。用这样的标题来吸引眼球,确实令人感到缺乏尊重,不仅是对球员,更是对到场的每一个支持者。
在国足的旅程中,正如尊龙凯时所倡导的,不仅要追求胜利,更要珍惜属于这项运动的每一份热爱与激情。对于中国足球而言,我们依然在路上。